未届出资期限的股东能否以公司在执行终本后仍有财产为由,对公司债务免责?
债权人张先生称,其与蓝天公司的合同纠纷一案,经法院强制执行,因未发现被执行人蓝天公司有其他可供执行财产,故法院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蓝天公司的股东高先生并未实缴出资,故张先生诉至海淀法院,要求高先生
2025-02-10来源:北京海淀法院微信公众号
案外人通过虚构事实、伪造证据、非法利益交换等手段,以提出执行异议为形式,掩盖拖延执行、抗拒执行等妨害正常执行秩序的非法目的,由案外人单独或是与被执行人串通实施的恶意行为,统称为案外人恶意异议。案外人
2025-01-20来源:人民法院报
为促使义务人主动履行,民事调解书中多约定有违约责任,如一方违约,另一方当事人依据该民事调解书的违约条款向法院申请执行,当事人是否构成违约这一问题的判断对于执行进程至关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实务中,
2025-01-20来源:人民法院报
执行工作关系民事权利实现,关系国家法治权威,关系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龙港法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执行“一件事”综合集成改革,推进执行工作现代化,奋力打通实现公平
2025-01-15来源:人民法院报
最高法院:法律禁止冻结农民工工资账户,但被执行人利用该账户逃避执行,可以冻结农民工工资账户吗?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33条规定:“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资金仅用于支付农民工工资,不得因其他原因被查封、冻结或者划拨。”据此,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资金,能对抗普通债权,具有优先性。这是因为农民工工
2025-01-06来源:最高法院案例解读库
在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及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中,企业参与经济活动的频率越来越高,矛盾冲突随之增多,在市场自身调解无效的情况下,必然会将经济纠纷引入司法程序予以解决。但在民事执行阶段,由于缺乏科学、彻底
2024-12-10来源:人民法院报
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的执行,是指执行机构对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裁判主文确定的罚金、没收财产、责令退赔、处置随案移送的赃款赃物、没收随案移送的供犯罪所用本人财物、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相关事项进行处置。
2024-11-19来源:人民法院报
破解执行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执行领域的重点工作,而源头治理则是“切实解决执行难”的迫切需求。近年来,我院主动服务,聚焦“源头治理”这个牛鼻子,通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执行权运行机制改革、跨域执行联盟
2024-11-19来源:人民法院报
2004年以来,全国法院探索交叉执行机制,将其作为破除执行难的一把“利剑”。随着异地交叉执行工作的逐年、逐层推进,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实践中,异地交叉执行工作依然面临积、难、繁的局面,其涉及多个层
2024-11-19来源:人民法院报
摘要: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作为一种执行结案方式,有效提高了案件执行效率,减轻了法院执行工作压力,促进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由于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未能完全实现胜诉当事人权益,法律规定了当事人有恢复执行的权
2024-11-19来源:富平法院
充分依托信息化执行查控平台,能省时省力、快捷高效地实现财产的查控、扣划,及时执结案件。实践中,要在进一步完善不同法院之间关联案件的信息共享机制;努力实现执行系统和审判系统的无缝衔接;进一步提高法律文
2024-11-18来源:人民法院报
当前,在涉不动产执行案件中参与分配机制被广泛运用,其缘由在于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权情况下,其他债权人可通过参加进来并就不动产变价按比例分配受偿,从而实现部分合法权益。这其中,参与分配的申请
2024-11-18来源:人民法院报
执行依据不明确的缺陷弥补与权利救济 ——裁判文书的瑕疵补正程序设计
论文提要: 法院裁判文书作为最主要的执行依据,必须明确具体,具有可执行性。然而实践中,裁判文书的文意表述不清、有歧义,裁判内容表达不完整、不准确等现象却客观存在,给执行带来诸多困难,从而引发当事
2024-11-18来源:中国法院网
家事案件执行机制的探索与思考 ——从家事不可替代行为执行的视角研究
家事案件在执行案件总体上虽然比例较小,但执行一起家事案件的时间、精力投入往往多于其他类型案件,尤其家事不可替代行为的执行最为明显。如何在执行中兼顾申请执行人与未成年人、妇女和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便成
2024-11-18来源:中国法院网
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执行复议制度,这是我国民事诉讼立法的重要进步。执行复议制度对执行权进行了限制和制约,对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的程序性权利给予了完整的程序性保障和救济,对保护执行案件当事人尤其是被
2024-11-18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